为何友商一直盯着乐视不放呢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发布时间:2025-11-01 21:52: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当年踩着索尼夏普三星一路走来的乐视最近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不管是老对手小米,还是从传统彩电企业分化出来的酷开,甚至刚刚入行不久的同类品牌PPTV...,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会忘了要踩乐视两脚。其
。
当年踩着索尼夏普三星一路走来的为何乐视最近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不管是友商老对手小米,还是直盯着乐章明从传统彩电企业分化出来的酷开,甚至刚刚入行不久的看完同类品牌PPTV...,不管是篇文谁,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会忘了要踩乐视两脚。为何
其实两年前乐视喊着“颠覆”的友商口号进入彩电行业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今天这样激烈的场面。乐视口中的直盯着乐章明“终端+内容+平台+应用”生态模式也不是刚刚提出来的新概念,为什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之后,看完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篇文选择将“枪口”都转向乐视?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隐情?

为什么被指“伪生态”
在近期种种对乐视的“炮轰”中,来自酷开的为何声音或许是嗓门最大,也是友商最尖锐的。
10月12日,直盯着乐章明酷开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名为“酷开亮剑.解密互联网电视生态”的看完专场发布会。酷开董事长王志国一上来就把乐视的篇文生态概念全部推倒,直指其是彻底的“伪生态”。
在王志国看来,当前中国社会中只有BAT这样企业才能做出真正的生态,根本原因就是生态是要建立在深厚的根基之上。乐视进入行业的时间太短,一个领域还没有做好做透就快速进入到另一个新的领域,不可能做出真正的生态。与此同时,乐视还将其他所有视频内容商和彩电商同时视为竞争对手,只是构建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封闭体系,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除了战略层面,王志国也对乐视的超级电视也进行了抨击。王志国质疑乐视超级电视为“三无”产品,即:无政策批文、无自有工厂、无售后保障。”伪生态将导致产品的质量和售后都难以保障,“伪生态产品“是外包生产,外包合作一旦结束,售后配件难以购买。”

其他友商怎么说
在不久前PPTV组织的一次电视机活动上,据参与者介绍现场企业除了介绍他们的产品,最高潮的部分其实就是抨击乐视,尤其是评价乐视电视机市场策略。
在PPTV眼中,乐视虽然刚刚宣布取消购买电视机时必须捆绑购买年费,但依然在通过其他方式倒逼用户购买年费,最明显就是不购买年费只能看低清晰度的节目。此外乐视还存在强制用户观看广告,底座额外收费、安装运费单独收取等名目繁多的隐形收费项目。虽然产品售价单独听起来不贵,但最后用户算下来却发现也没比传统品牌便宜多少,更不用提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电视机比较。
至于小米对乐视一波又一波的抨击更是早就人尽皆知,从内容、收费、版权再到生态...不仅极有节奏,而且覆盖从顶层战略到产品细节所有环节,甚至搬出了公证处来证明乐视的不足。在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同时,也让”友商“这个词迅速成为2015年中国科技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行业人士眼中的乐视
在企业中并不受欢迎的乐视在行业人士眼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观点。
资深媒体人、家电/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他的自媒体文章中说到:乐视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的生态模式无论真伪,至少目前是不成功的。一方面乐视TV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乐视TV销量的进一步扩大,其净亏损额也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不盈利的生态模式,无论真伪都是不成功的。
当然,也有自媒体爆料过乐视生态背后的商业逻辑:“利用生态概念推高股价,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随后填坑式反馈给各个概念,进行多元化布局。”说白了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去资本市场圈钱,而持类似看法的人士也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乐视成了“众矢之的”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踩乐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也和乐视本身有关。
例如乐视提出的“终端+内容+平台+应用”生态模式,被友商攻击最多的地方就是不开放。而乐视对此的解释则是那属于一个“开放的闭环”。那么到底什么是“开放的闭环”?普通消费者看了这个名词肯定是一头雾水。其实就算是很多媒体记者,包括参加过多次乐视发布会的媒体人到现在都不一定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开放的闭环。乐视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那套理论确实很是复杂,也很难用简单的逻辑就阐述清楚,不信你看看他们对外界宣传时使用那张生态模式示意图,是不是有种头晕的感觉。

同时,乐视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确实也存在可以被攻击的地方。例如电视机的播控平台合法性问题,虽然乐视早就宣称正在整改中,但至今并不明确下文。以至于乐视上个月选择在香港发布第三代超级电视,也被认为就是为了躲避政策的监管。
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目前中国彩电市场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而战的需要。
背后折射彩电行业困境
中国彩电市场虽然体量巨大,年销售量一直在4000万-5000万台之间。但近年来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遇到了非常严峻的形式。一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增速的放缓,导致新增需求低迷,总体需求甚至出现回落;另一方面随着小米、乐视等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这个已经非常饱和的市场变得更加拥挤,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
乐视在进入彩电行业之初曾打出要颠覆这个传统行业的口号。但开始一年100多万台的销量相对于4000多万台的总体市场容量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传统企业并不屑于去和乐视约架,因为不是一个量级的。而从去年开始乐视TV的销售数据开始进一步扩大,今年有要实现300万台的目标,这不仅对传统六大形成了实质威胁,也足以让小米等对手感到不安。
以小米为例,小米电视至今已经出了3代,但由于种种原因销量始终达不到预期。不久前发布的小米电视3甚至被有些专业媒体解读为小米最后背水一战的产品,如果不成功小米将有可能放弃电视机这条产品线。
酷开王志国在抨击乐视伪生态时也提到了目前整个市场的残酷性。他认为虽然今年有10多家互联网企业进入,但到了2016年将只会剩下5个左右的新进品牌。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导致企业获取用户的效率大大低于和传统彩电企业合作的形式,他们会考虑选择更有效率的方式获取用户。一方面则是有些品牌会因为缺乏经验、产品把控等问题导致重大危机;更重要的则是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会让那些通过讲故事、画饼产生的泡沫破灭,也会把一批企业打回原形。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叠加,才使得当初踩着别人上位的乐视变成了今天被别人踩。但相信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究竟最终鹿死谁手,谁又能笑到最后,相信在不远的2016年就能见到分晓。
其实两年前乐视喊着“颠覆”的友商口号进入彩电行业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今天这样激烈的场面。乐视口中的直盯着乐章明“终端+内容+平台+应用”生态模式也不是刚刚提出来的新概念,为什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之后,看完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篇文选择将“枪口”都转向乐视?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隐情?

为什么被指“伪生态”
在近期种种对乐视的“炮轰”中,来自酷开的为何声音或许是嗓门最大,也是友商最尖锐的。
10月12日,直盯着乐章明酷开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名为“酷开亮剑.解密互联网电视生态”的看完专场发布会。酷开董事长王志国一上来就把乐视的篇文生态概念全部推倒,直指其是彻底的“伪生态”。
在王志国看来,当前中国社会中只有BAT这样企业才能做出真正的生态,根本原因就是生态是要建立在深厚的根基之上。乐视进入行业的时间太短,一个领域还没有做好做透就快速进入到另一个新的领域,不可能做出真正的生态。与此同时,乐视还将其他所有视频内容商和彩电商同时视为竞争对手,只是构建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封闭体系,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除了战略层面,王志国也对乐视的超级电视也进行了抨击。王志国质疑乐视超级电视为“三无”产品,即:无政策批文、无自有工厂、无售后保障。”伪生态将导致产品的质量和售后都难以保障,“伪生态产品“是外包生产,外包合作一旦结束,售后配件难以购买。”

其他友商怎么说
在不久前PPTV组织的一次电视机活动上,据参与者介绍现场企业除了介绍他们的产品,最高潮的部分其实就是抨击乐视,尤其是评价乐视电视机市场策略。
在PPTV眼中,乐视虽然刚刚宣布取消购买电视机时必须捆绑购买年费,但依然在通过其他方式倒逼用户购买年费,最明显就是不购买年费只能看低清晰度的节目。此外乐视还存在强制用户观看广告,底座额外收费、安装运费单独收取等名目繁多的隐形收费项目。虽然产品售价单独听起来不贵,但最后用户算下来却发现也没比传统品牌便宜多少,更不用提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电视机比较。
至于小米对乐视一波又一波的抨击更是早就人尽皆知,从内容、收费、版权再到生态...不仅极有节奏,而且覆盖从顶层战略到产品细节所有环节,甚至搬出了公证处来证明乐视的不足。在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同时,也让”友商“这个词迅速成为2015年中国科技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行业人士眼中的乐视
在企业中并不受欢迎的乐视在行业人士眼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观点。
资深媒体人、家电/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他的自媒体文章中说到:乐视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的生态模式无论真伪,至少目前是不成功的。一方面乐视TV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乐视TV销量的进一步扩大,其净亏损额也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不盈利的生态模式,无论真伪都是不成功的。
当然,也有自媒体爆料过乐视生态背后的商业逻辑:“利用生态概念推高股价,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随后填坑式反馈给各个概念,进行多元化布局。”说白了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去资本市场圈钱,而持类似看法的人士也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乐视成了“众矢之的”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踩乐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也和乐视本身有关。
例如乐视提出的“终端+内容+平台+应用”生态模式,被友商攻击最多的地方就是不开放。而乐视对此的解释则是那属于一个“开放的闭环”。那么到底什么是“开放的闭环”?普通消费者看了这个名词肯定是一头雾水。其实就算是很多媒体记者,包括参加过多次乐视发布会的媒体人到现在都不一定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开放的闭环。乐视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那套理论确实很是复杂,也很难用简单的逻辑就阐述清楚,不信你看看他们对外界宣传时使用那张生态模式示意图,是不是有种头晕的感觉。

同时,乐视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确实也存在可以被攻击的地方。例如电视机的播控平台合法性问题,虽然乐视早就宣称正在整改中,但至今并不明确下文。以至于乐视上个月选择在香港发布第三代超级电视,也被认为就是为了躲避政策的监管。
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目前中国彩电市场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而战的需要。
背后折射彩电行业困境
中国彩电市场虽然体量巨大,年销售量一直在4000万-5000万台之间。但近年来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遇到了非常严峻的形式。一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增速的放缓,导致新增需求低迷,总体需求甚至出现回落;另一方面随着小米、乐视等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这个已经非常饱和的市场变得更加拥挤,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
乐视在进入彩电行业之初曾打出要颠覆这个传统行业的口号。但开始一年100多万台的销量相对于4000多万台的总体市场容量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传统企业并不屑于去和乐视约架,因为不是一个量级的。而从去年开始乐视TV的销售数据开始进一步扩大,今年有要实现300万台的目标,这不仅对传统六大形成了实质威胁,也足以让小米等对手感到不安。
以小米为例,小米电视至今已经出了3代,但由于种种原因销量始终达不到预期。不久前发布的小米电视3甚至被有些专业媒体解读为小米最后背水一战的产品,如果不成功小米将有可能放弃电视机这条产品线。
酷开王志国在抨击乐视伪生态时也提到了目前整个市场的残酷性。他认为虽然今年有10多家互联网企业进入,但到了2016年将只会剩下5个左右的新进品牌。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导致企业获取用户的效率大大低于和传统彩电企业合作的形式,他们会考虑选择更有效率的方式获取用户。一方面则是有些品牌会因为缺乏经验、产品把控等问题导致重大危机;更重要的则是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会让那些通过讲故事、画饼产生的泡沫破灭,也会把一批企业打回原形。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叠加,才使得当初踩着别人上位的乐视变成了今天被别人踩。但相信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究竟最终鹿死谁手,谁又能笑到最后,相信在不远的2016年就能见到分晓。
相关文章

畅快足游选天玑!联收科天玑旗舰芯与《少时无间》足游联袂挨制更强游戏体验
正在足游市场开做日趋狠恶的来日诰日,《少时无间》足游民圆颁布收表于7月25日周齐公测。那款备受等候的游戏没有但吸收了浩繁玩家的目光,借引收了齐球抢先的IC设念厂商联收科的存眷。联收科与网易游戏雷水工做2025-11-01
远日有德国网站流露了CDPR旗下大年夜做《赛专朋克2077》新谍报,包露才气特性、设备战游戏机制等。有Reddit论坛网友对其停止了翻译浑算,看起去非常别致。《赛专朋克2077》物品分为五种品级:浅显2025-11-01
日本游戏媒体最新统计成果隐现,正在正式颁布收表2周后,新版超薄PSP销量已冲破30万大年夜闭。Square Enix新做《Final Fantasy VII:Crisis Core》对新PSP的销量起2025-11-01
固然《巫师3》已出售了五年之暂,但初终皆是玩家们热议的话题,前阶段被Netflix排成真人电视剧的反应也很好,果而有玩家遵循电视剧中的特莉丝战叶奈法形象,为本去游戏中的角色建制了换皮MOD。那款参考演2025-11-01
《二之国2:幽灵国度》是一款非常日式RPG游戏,精美的画面是游戏一大特色,并且这款作品还包含很多特色解谜小游戏,喜欢日式RPG那种精致体验的玩家可以关注一下。本周的Fami通杂志使用不少篇幅介绍了Le2025-11-01
索僧新专利暴光 PS5或经由过程云游戏体例兼容PS1到PS3游戏
比去闭于PS5的动静愈去愈多,有些玩家念体会PS5主机背下的兼容才气,但索僧并已提到过PS5对PS1/PS2/PS3游戏的兼容性,没有过有网友从索僧申请的新专利中收明了千丝万缕。索僧的那项新专利看起去2025-11-01

最新评论